游客发表
第三季度办结投诉举报1891件,其余正在按照规定的时限办理中。
陈振声认为,要善用太阳能,需要能源储存系统(energy storage solutions)的支持。当局也探讨在建筑物侧面或是路面装太阳能板的可行性
以现在的电价和安装费用计算,这些设备使用少则数年,便可收回成本,其余的就是利润了。工程师介绍,可以根据人流量随处设置这种垃圾桶临时使用。随着太阳能应用的增多,未来的发电量会达到可观的程度。这些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中国更是近几年光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装机量、产能等多项重要指标都已名列全球第一。而太阳能不仅可以再生,也没有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长远来看,未必不是更节省的方案。
哈尔滨湘江公园:它的智慧之处在于市民在使用之前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进入小程序,小程序可以直接操控每项运动的强度,同时也可以直接观看规范的运动视频。青海西宁小区广场:青海西宁一小区内的智能健身器材吸引市民前来体验、锻炼。试点项目BIM应用效果按《福建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进行评价,验收报告样式参见闽建办科〔2017〕18号文。
2.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根据《中国土壤氡概况》的相关划分和城市区域调查(评估)报告,对于整体处于土壤氡含量低、中背景区域,且工程场地不存在地质断裂构造的新建民用建筑,可不再进行土壤氡检测;对于整体处于土壤氡含量高背景区域的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在委托地质勘察时应同步委托土壤氡检测,工程勘察资料应包括土壤氡检测报告。3.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各设区市每年度应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依法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监督检查,确保节能工程质量。
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019-2020年全省每年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0万m2以上。提升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2019年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40%以上。
(二)深入推进新建建筑节能落实省政府节能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七条措施的通知》(闽节能办〔2019〕3号)要求,各设区市应对标控制建筑能耗增量。附件:2019-2020年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任务分解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2019年10月30日。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建筑工程中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积极创建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加强与公共机构管理部门联系合作,共同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一)各设区市建设局负责组织2019年度BIM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其中福州、厦门试点项目各不少于30个,泉州、漳州各不少于20个,其他地市(含平潭)各不少于10个,具体申报要求参照闽建办科〔2017〕7号文,请各设区市于2019年11月25日前汇总报送省厅。福州、厦门在完成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验收基础上,要认真落实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各项建设任务,争取市级财政配套支持,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技术产品推广、项目评估和示范带动等工作。2.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二、重点工作(一)推进绿色建筑提质增效1.加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力度。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2019年8月1日之后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项目需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应执行新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简称新国标)。
(六)推动绿色智慧化建造新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全面推广BIM技术,加大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打造一批绿色智慧建造精品工程。严格落实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每年5月底前应完成上年度数据统计工作。
加快公共建筑节能监测平台建设,积极引导新建机关办公建筑、单体建筑面积1万m2以上绿色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安装建筑用能分项计量装置,推进市、省节能监测平台联网。各设区市要对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建筑和城市公共照明节能改造七条措施》(闽政办〔2016〕74号)要求,序时推进十三五改造任务。认真贯彻《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各设区市应对绿色建筑发展较慢的县(区)进行专项督促指导。落实新国标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加快修订绿色建筑设计、工程验收、评价等有关地方标准。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建设。新建民用建筑应严格执行《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13-197),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且施工图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应按照《福建省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DBJ13-298)进行绿色建筑分部工程验收。
(五)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加大新型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节能门窗等绿色建材的应用,制定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加强在设计、施工等环节落实绿色建材应用管理,建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核算评估机制。试点项目(含前三批)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和申报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设区市建设局组织验收(省BIM技术应用联盟做好技术服务),并按季度报送省厅,由省厅公示公布。
组织编制海峡两岸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促进两岸标准共通。结合建筑能耗统计、监测等工作同步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台帐。
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对照明、建筑外窗、建筑遮阳、外墙屋面保温隔热等开展节能改造。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通知里提到,要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建筑工程中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积极创建智能光伏试点示范。
抓好建筑节能65%+新标准实施,严格执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3-62)、《福建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3-305),重点落实门窗、外墙、屋面等重点部位节能要求,简化节能报审程序。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形式,推广高效空气源热泵技术和产品总而言之,我觉得在平价上网明年大的环境下,后续给我们这样一个分布式能源、分布式风电上网提供一个更好的空间,值得期待。多种的投资主体都进入市场化而不仅仅是国企。
第二个就是针对我们认为整体上的上网模式是分散式更广阔的未来,因为毕竟靠近终端价格更高,我们也承认刚才鱼总讲的由于规模的问题,成本偏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万环评并不是按照现行的容量下降的,包括像吊车的入场费工程队参与本身也有最低利益要求,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回到刚才谈到企业内的场景下,我们做的企业内的建设用地,企业完全谈好还是不能像分布式光伏一样走一个备案推进。彭明:大概谈一下,刚才三位谈到了其实我觉得从我们自己在广东开发的项目来看,在推行的分散式风电来看,有几点:一、确实风电和光伏面临的确实是天差地别,并没有最后你真正能建的所有的环评那些工作一个不能少,对于分布式光伏来说,拿到备案以后,基本上建设工作就开始了,所以从难度上来说,确实风电的难度太大了。
光伏是不能靠贷款的,如果我们做综合能源系统的时候,包括风光系统的时候,其实很大的因素,一个矛盾就在于我们这个项目是一个总体的项目,但是我们上报核准的时候要分开,光伏是光伏备案,风电是风电,冷热联动是另外一条路,再加上就是一种备案。赵勇强: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两周前我们在北京风能大会期间有一个专场研讨会有谈到必须需要专门研讨会展开讨论,我昨天下午闭门会和今天上午的会比较深入。
对于风电来说,我们是不是要探索一条路,比如说工业园区,其实是最好的分散式风电的应用场景,用地问题相对而言是建设用地。我们还是需要更微观的一些规划,更具体化一些。
二、其实不光是分散式风电,如果降低成本很大一部分成本,很大一成本就是OPS,到底按电场管理还是电源管理,如果按电场管理,不管是通讯、调度设备都不一样,如果电源必须要求人24小时值班,对于我们这种设备来说,是很大的浪费。四、融资难风电现在还好一点点。赵勇强:我在国外看到一些新的探索,对电网公司对地方一个激励性监管,哪一个平台或者哪一个公司能接入更多的分散式资源,国网费高一点,我们怎么样让地方电网公司配电公司得到一定的激励,我觉得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做的时候,跟一些部门接触的时候,大家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同,执行不同,实际上在审批效率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因为在北方有一个一万的项目,核准的拿了两个要价就能核准,但是要办土地环保八个月都没办下来,可能在执行层面主体是不能动摇的,在最后的一公里县域打通。
实际上,大的发电公司在搞风电这一块十几年了,这一块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于出现的分布式一两台刚才高主任讲的时候,我认真听了,一两台在德国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七八,一到四台到了六十几,接入多数都是6000配件系统中来。彭明:我想到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利益共享,叫协同规划,其实我觉得风电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像我们分布式光伏装了就影响我的屋顶,风电可能影响的是我们周边一大块区域,这样的话,比如说我在工业园区立一台风机,这样其实是告诉园区的利益,这个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我通过这种利用再生能源,降低园区的用电成本,这个有政策上的障碍,允许不允许隔墙售电。
我觉得一定要在运维的阶段要发挥作用,他自己免维护,能尽可能在整个区域级内做模式,我觉得对大家降低运维成本,比如说我就一两台风机建一个专业化的运维队伍不现实的必须走限制化的模式进行支持。从国家来说,对于分散式风电给予了很多的重视,昨天下午的会议和上午的发言,大家还是着眼于分散式风电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简化审批,如何简化管理流程,以及还有我们做产品技术研发的,如何提高技术可靠性和产品综合服务能力这个角度,大家做一些自己的理解或者相关的建议。
第三个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关注,这个跟安全的问题一样,我们希望把各种环境相关的因素都放到分散式风电的标准,比如说噪音能不能降低,还有就是类似光影效应,如果特别靠近居民和办公区需要做一些控制。三、很大的痛点就是即使我们不管是要像兰考县的领导说的,我们能源形式一定从集中肯定又到分散,其实分散包括国家提倡的三型两网,还有工业互联网等,其实都是说我们最开始的那种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可能要发生一些改变。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